行业分析 综合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天津市三资企业迅猛发展 独资化趋势明显
 三资企业 2008-05-23 09:12:00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直接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成就辉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天津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丰厚的回报,对世界各国公司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成为跨国公司、财团对我国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一、三资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天津市利用外资的投资方式基本上均采用合资和合作,投资行业仅限于工业,项目技术含金量较低,投资者多来自港澳地区。1994年以后,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利用外资进入了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高、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的新阶段。
    
    (一)总量规模
    
    自改革开放至2007年底,天津市批准建立的三资企业20357家,其中批准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及以上的三资企业3064家。全市累计合同投资总额1128.5亿美元,累计合同外资额778.43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97.5亿美元。
    
    截止2007年底,在批准建立的三资企业中,有正常生产经营行为企业6241家,其中,出口型企业1579家。从投资方式看,合资经营的企业2042家,合作经营的企业183家,外方独资经营的企业3976家,外方股份公司39家。从股权控制程度看,外方绝对控股的企业3302家,相对控股的企业1130家。从经营状态看,正常营业的企业5722家,停业企业230家,正在筹建的企业114家。
    
    (二)生产经营状况
    
    天津市三资企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为发展目标,在资产规模和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快速提高。
    
    2007年全市三资企业完成总产值5038.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实现销售收入5797.9亿元,增长14.2%,;出口创汇282.99亿美元,增长5.54%;缴纳各项税金322.65亿元,增长13.7%;实现利润355.13亿元,增长18.6%。在全市三资企业中,盈利企业4894家,增长20.6%;盈利额403.41亿元,增长16.3%。
    
    在盈利企业中,合资企业1557家,盈利额190.39亿元;独资企业3177家,盈利额199.87亿元;合作企业125家,盈利额10.38亿元。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539家,盈利额375.25亿元,其中267家为独资企业,合资企业237家,合作企业30家。
    
    2007年,全市三资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1%,资产收益率为7.3%,销售收入利税率为11.7%,资产负债率为58%。
    
    目前在天津市投资总额达亿美元以上,实现的产值、销售收入均达1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达2亿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有: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三星集团、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等。
    
    二、三资企业的结构特点
    
    (一)独资是天津市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
    
    在三资企业发展中,有一个突出特点是独资化发展趋势明显,尤其是近8年来更为突出。截止2007年末,独资企业累计合同外资500.41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64.3%;2007年当年合同外资89.21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额的77.4%。天津市以独资方式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20.18亿美元,占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总额55.4%;2007年当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2.18亿美元,占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总额的61%。
    
    (二)经济总量集中于合资经营企业,且其纳税与获利能力较强,而独资企业吸纳就业较多
    
    2007年,合资企业在主要经济总量指标中仍保持主体地位,完成总产值2677.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占全市三资企业总产值的53.2%;实现销售收入2972.38亿元,增长19.2%,占51.3%;出口136.7亿美元,增长35.3%,占48.3%;缴纳税金127.4亿元,增长16.2%,占54.2%;实现利润173.44亿元,增长39.6%,占48.8%。
    
    2007年合资企业实现利税233.93亿元,占全市三资企业利税总额的51%,人均利润为7.33万元,人均税金5.38万元,比独资企业分别多2.56万元和2.52万元。从目前三资企业就业结构分析,在独资企业就业的人员占全市三资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8%。
    
    (三)三资企业的经济总量仍集中于少数大企业
    
    截止2007年末,三资企业中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大企业757家,仅占全市三资企业单位数的12.1%,但其完成总产值达4030.76亿元,占三资企业完成总产值的80%;实现销售收入4363.79亿元,占75.3%;缴纳税金175.71亿元,占74.7%;实现利润238.73亿元,占67.2%。可见,少数大企业集中了全市三资企业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
    
    (四)三资企业偏重于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等行业
    
    2007年,三资企业中的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51.86亿元,占全市三资企业销售收入的87.1%。完成总产值4920.28亿元,缴纳税金189.96亿元,实现利润264.02亿元。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制造业销售收入的40.7%。在制造业中位居前3位的行业是: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这3个行业所创造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制造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63.7%。
    
    (五)韩、日、美、香港地区投资企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占全市三资企业经济总量的70%以上
    
    韩国、日本、美国及香港地区在津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占全市三资企业总量的73%。其中,韩国企业实现总产值1184.28亿元,占23.5%;日本为1102.82亿元,占21.9%;美国为839.8亿元,占16.7%;香港地区为549.87亿元,占10.9%。其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市三资企业销售收入的73.9%,其中,日本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89.83亿元,占22.2%;韩国为1222.9亿元,占21.1%;美国为937.97亿元,占16.2%;香港地区为835.74亿元,占14.4%。
    
    三、三资企业迅猛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天津市经济总量的扩张
    
    外商投资,在给天津市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的同时,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天津市闲置的经济资源,扩大了投资规模,并直接推动了出口规模的扩大,拉动了国内就业与生产需求,改善了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了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加快了天津市产业升级、进步和更新的进程。
    
    (一)对天津市经济总量扩张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成为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创造增加值1215.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其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41.7%,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个百分点。
    
    2007年全市三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77.7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4%,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1%,拉动全市限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9个百分点。
    
    2007年全市三资企业出口282.9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74.2%,对全市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6%,拉动全市外贸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
    
    随着一批高附加值、资金密集、企业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的三资企业建成投产,三资企业技术含量也有很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持续提升。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三资企业完成产值2528.8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89.5%。
    
    (二)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促进天津市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使天津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对国际资本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大财团对我国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天津市经济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国际跨国公司、大财团辐射效应明显,具有“引进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显著成效。跨国公司出于投资发展和投资成本控制的需要,对关联产品进行系列化投资,以提高当地化程度,不仅带动了一批国内配套企业步入国际化大生产的分工协作网络,而且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来津投资,缩短了天津市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如韩国的三星、日本的丰田汽车等公司投资的项目数量均在10个以上。
    
    由于这些大公司的进入,许多行业和产品实现了更新换代,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截止2007年底,列入全球最大的500强企业中,在津投资的达到128家,投资项目359个,合同外资额达61.85亿美元。其中一大批投资规模较大、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项目,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摩托罗拉、丰田汽车、住友商事、英国石油、荷兰皇家壳牌、本田汽车、埃克森美孚、雪夫隆、三星等。通过利用来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各种优势,许多行业产品实现更新换代,形成了近百种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缩短了天津市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如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的手机,三星品牌的录像机、摄像机、录放一体机、照相机、数码相机、电视机、显示器,LG品牌的空调、微波炉等等。随着国际跨国公司、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津门,大批技术含量高、资金密集、生产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促进了天津市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
    
    (三)三资企业在天津市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2007年天津市三资企业进出口总值为542.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5.8%。其中三资企业进口259.2亿美元,增长0.1%,占全市进口总值的77.6%,增长贡献率为0.9%;出口282.99亿美元,增长5.4%,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4.2%,增长贡献率为31.6%,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市出口百强企业中三资企业占76家,比上年增加了9家;出口百强企业中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47家,其中32家为三资企业。
    
    (四)三资企业扩大了天津市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就业机会
    
    利用外资也使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从业人员有出有进的市场机制,外资企业的引入,从总体上扩大了天津市的就业规模,相对减轻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截至2007年末三资企业吸纳从业人员61.47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30.9%;劳动报酬195.14亿元,占全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30.6%。人均劳动报酬3.19万元。
    
    (五)三资企业上交税金对天津市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天津市涉外税收中的99.95%来自三资企业,其涉外税收总额达到4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成为天津市工商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在天津市地方财政收入企业所得税中,外商投资企业交纳所得税25.7亿元,占33.8%。
    
    (六)大型外资跨国企业主导天津市涉外收支顺差规模
    
    据天津市外汇管理局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的五年间,天津市累计实现外汇资金净流入89.72亿美元,其中,天津前15家外资企业就实现了69亿美元,占全市外汇资金净流入的76.9%。作为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参与者,外资企业以其稳定快速的成长和良好的经营绩效,主导天津市外汇收支规模的增长和收支顺差的形成。
    
    四、对天津市利用外资的几点思考
    
    一是继续将鼓励外商投资在天津市加快发展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着力在改善投资环境做好服务上下功夫。
    
    三资企业在天津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其经营的好坏影响着天津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天津市的税收和就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把三资企业纳入政府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与北京、上海、苏州相比,天津市在对外商的优惠政策上还有差距,应力争填平补齐,从而保持天津市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应继续着力改善天津市投资软硬环境。据市统计局进行的三次问卷调查情况表明,天津市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如:审批事项较多,审批的范围较广,个别部门服务态度较差,办事效率低,拖、卡现象时有发生,办事程序复杂且缺少透明度)、有关政策的宣传、税费结构规范、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等等方面仍不尽如人意,应认真对待和下力量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部门在公正、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要重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好服务。
    
    二是继续在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承接全球服务外包上抢得先机
    
    要抓住我国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服务领域开放进一步加快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外资尽早进入天津市保险、证券、电信、外贸、旅游、医疗、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国际货运代理、教育、法律服务等服务领域。争取引进大型龙头产业,使服务业成为天津市扩大利用外资的有效载体。
    
    利用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机遇,大力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业。这既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也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升天津市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水平。2006年,天津市已被认定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应抓住这一契机,围绕全市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大项目,做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划,大力推进服务外包,打造天津服务外包品牌。
    
    三是引导三资企业投入先进技术,注重吸收、消化新技术。
    
    高新技术是提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关键,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这也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要求所在。制定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在加大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引资力度的同时,积极采取多国引进和多国竞争策略,引导外商投入先进的技术。同时注重吸收、消化外商独资企业带来的新技术,加快发展天津市相关产业,做好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四是正视外商增资,利用外商增资机会对原有国有合资企业股权进行调整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或增资控股越来越多。外商增资的途径主要有扩大再生产增资、利润滚动型增资、技术投入型增资等等。外商增资表明了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预期信心,也是天津市获取外资增量资金增长的重要来源。在鼓励外商增资的同时,应注意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外方增资给天津市带来诸如在合资企业中中方所占股份减少影响收益,打压民族品牌,挤占民族产业市场份额等不利后果。要充分利用外商增资的有利时机,做好原有国有合作企业的股权调整和改造。
    
    五是注意研究三资企业的亏损问题,加强项目的后期管理与服务,促进已有的三资企业良性生存,做强做大
    
    要注意对三资企业亏损问题加强研究,对一些长期亏损又不断增资的企业,应加强财务监管,避免税源流失,损害国家利益。要全方位的服务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使其减少亏损,降低亏损面,使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做强做大。
    
    此外,在追求招商引资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利用外资是一把双刃剑,外资有其趋利性和剥削性,这一点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早就有精辟的论述。三资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有可能与天津市总体的发展战略存在差异,甚至有可能是背道而驰的,利用外资需要让度一部分权利,损害我们的一些利益,因此要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加快研究天津市的市场准入政策,注意引进外资的合理性,注意保护天津市的民族产业,维护天津市的经济安全。

热门推荐

三资企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