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其他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四川外贸发展报告:进出口规模与结构优化分析
 外贸 2025-09-16 16:19:07

  截至2025年9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四川省货物贸易在复杂外部环境中持续展现韧性。前八个月进出口总额达6832亿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突破4000亿元关口,增量贡献显著。这一表现不仅巩固了四川在全国外贸格局中的地位(位列第八),更凸显其通过主体扩容、区域协同及新兴动能培育实现的结构性升级。

  一、外贸规模再创新高,核心指标展现增长韧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外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8月,四川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83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4100.5亿元,增幅达5.3%,首次在同期突破4000亿元大关;进口规模为2731.5亿元,共同支撑外贸总量稳居全国第八位。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外贸增量贡献突出——单季度新增外贸额超过200亿元,显示出市场活力与政策效能的双重驱动。

  二、外贸主体持续扩容,认证企业引领增长

  截至统计期末,四川省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已超8500家,同比增加9.2%,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生态。其中,高级认证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其进出口额达3326.2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较整体外贸水平高出7.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高信用企业正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三、区域协同效应显著,成都引擎作用凸显

  作为四川外贸的核心增长极,成都市前八个月实现进出口5669.8亿元,同比增长4.9%,对全省外贸增速的贡献率达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绵阳、内江等7个市州凭借特色产业优势,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四川外贸的整体竞争力。

  四、传统优势与新兴动能并驱,“新三样”出口爆发式增长

  在集成电路(超2000亿元)、电脑及零部件(逾1200亿元)等传统领域保持领先的同时,新能源相关产品成为新增长极。数据显示,光伏产品、锂离子蓄电池分别以277.8%和1170.9%的增速推动“新三样”出口规模达到201.1亿元;进口端则通过消费品市场扩容(同比增长7.8%,鲜虾、冰鲜三文鱼等品类增幅超150%),进一步满足了省内消费升级需求。

  2025年四川外贸表现再次印证其作为西部开放高地的潜力。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从主体培育到区域联动,各项数据折射出政策引导、产业布局与市场响应的高度协同。未来,随着“新三样”产能释放、消费进口渠道拓宽及高信用企业集群效应增强,四川外贸有望在稳中提质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开放型经济提供重要支撑。

热门推荐

外贸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