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智慧停车赛道持续升温的背景下,2025年中国通讯科技领域迎来新一轮上市潮。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智慧停车场运营市场规模已达245亿元,较2020年增长77%。作为国内第二大停车空间运营商,科拓通讯在A股IPO折戟三年后启动港股上市计划,其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与战略动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通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7.38亿元和7.9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2亿元攀升至0.9亿元后又回落至0.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停车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科拓通讯近三年营收增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对比20192021年期间高达43%的复合增长率,20222024年的年均增幅已降至8%,净利润甚至出现波动性下滑。这种增长乏力与行业龙头捷顺科技的表现形成呼应——后者近五年营收仅实现个位数增长,净利润更呈现剧烈波动。
经历两次创业板IPO折戟后(2017年申报未果/2022年审议否决),科拓通讯选择转战港股。监管机构曾指出其存在原始单据缺失、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不审慎等规范性问题,导致上市进程受阻。招股书披露的融资轨迹显示,公司自2011年起累计完成超过6轮融资,总金额突破5.4亿元。尤其在2022年IPO被否后,最新两轮PreIPO融资估值达18.919.11亿元,较此前巅峰期17.43亿的投后估值仅微增。若以2024年不足1亿元净利润计算,市盈率将显著低于早期投资机构预期的40倍水平。
在智慧停车赛道,科拓通讯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调整抑制了新建停车场需求,另一方面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加速市场整合。公司采取费用压缩策略应对增长压力:20222024年销售开支增幅不足10%,行政及研发支出基本持平。但研发强度指标(研发费用率从6.3%降至5.6%)引发市场对其技术创新持续性的质疑,这与行业"技术驱动发展"的定位形成矛盾。
应收账款管理能力成为隐忧:报告期末公司贸易应收款及票据合计均超3.1亿元,在营收增长的同时,2024年坏账损失却骤降至仅0.1亿元,这一异常变动可能反映会计政策调整或回款压力转移。对比捷顺科技同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波动幅度达60%的情况,科拓通讯的流动性管理仍面临考验。
总结来看,科拓通讯在港股上市既承载着早期投资方退出的重要预期,也折射出智慧停车行业增速换挡的现实困境。尽管245亿元市场规模为行业发展提供基本面支撑,但企业需在技术研发投入与成本控制间寻找新平衡点。此次IPO能否突破A股折戟阴影,在估值定价中化解成长性质疑,将直接影响通讯科技类企业的资本市场路径选择策略。面对港股市场对盈利确定性的更高要求,科拓需要展现比财务数据更清晰的商业模式升级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