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脑机接口行业现状分析:帮助渐冻症患者实现电脑控制
 脑机接口 2025-05-14 14:00:1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作为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它能够绕过传统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等大脑信息输出通路,直接利用脑信号建立人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实时通信通道。这一技术不仅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还在教育、娱乐、军事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吸引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点扶持。

  一、美国:政府大力推动,侵入式技术仍在探索

  《2024-2029年全球与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指出,2013年,美国启动了一项旨在推动神经技术发展的计划,该计划分两个5年阶段实施。前5年重点支持技术开发,后5年聚焦集成技术,吸引跨学科合作。2019年,相关报告提出8个优先发展领域,其中多个领域与脑机接口发展紧密相关。

  在推动脑机接口设备研发与上市方面,美国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简化临床研究流程、加速技术评估与审查等。2021年5月,还发布指南为植入式脑机接口的测试提供详细建议。美国不仅有获批的脑机接口非侵入性设备,也有企业重点研究侵入式技术和设备。虽然在侵入式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实现猴脑控制计算机、在活猪大脑中植入设备,甚至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但该技术仍未完全成熟,术后出现了接线脱落影响信息传输等问题。

  二、欧洲:注重基础建设,游戏医疗应用并行

  2013年,欧盟启动了一项为期10年、投资6.07亿欧元的计划,该计划覆盖多个与脑机接口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在实施过程中,欧盟建立了研究基础设施,开发了相关工具和平台,为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2022年3月,欧盟发布报告为未来研究制订路线图,强调了相关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

  欧洲有不少脑机接口代表企业,有的重点开发高性能脑机接口和神经技术产品,有的则专注于将脑机接口应用于游戏与医疗健康领域融合,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产品,并在多个市场广泛应用。

  三、日本:基础研究领先,非侵入式产品频出

  日本在脑机接口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计算脑科学领域。为实现特定目标,日本创设研发制度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相关研发计划。该计划提出将脑机接口与AI相结合并推进实用化的目标。

  目前,日本已有不少企业推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有的公司开发出从面部图像推定脑电波的算法,还有的企业推出小型化和简易化的脑电图仪。日本产业界现阶段研发重点集中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未来转向更高精度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还需突破法律及伦理限制。

  四、澳大利亚:聚焦医疗应用,微创技术成果显著

  2016年,澳大利亚相关机构联合组建联盟,旨在推动大脑研究的战略发展。脑机接口行业现状分析指出,2017年,该联盟提出一项为期五年、投资5亿澳元的计划,将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列为关键任务,目标是开发用于治疗脑部疾病、恢复感官和运动功能的设备。

  2020年,墨尔本大学通过静脉植入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渐冻症患者实现电脑控制。2021年,一家公司基于墨尔本大学的技术开发出微创脑机接口,实现了意念上网等功能,且该公司获得了大量研究资金支持。

  脑机接口行业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美国在政府推动下,侵入式技术虽有突破但尚未成熟;欧洲注重基础建设,在游戏和医疗领域积极应用;日本凭借基础研究优势,非侵入式产品不断涌现;澳大利亚聚焦医疗,微创技术成果突出。随着各国持续投入和技术的不断探索,2025年脑机接口行业有望在技术突破、应用拓展等方面迎来新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解决技术成熟度、法律伦理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脑机接口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