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轻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和环保等特点,在建筑领域中使用广泛。轻钢结构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进一步推动整体市场的发展。以下是2025年轻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轻钢结构市场,份额约为42%,其次是欧洲和北美,份额分别约为19%和16%。在全球五大轻钢结构制造商中,中国的精工钢构和鸿路钢构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轻钢结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轻钢结构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统计,2023年我国钢结构产量达到1.12亿吨,同比增长10.5%;在建钢结构建筑面积达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2%。自2014年以来,钢结构产量激增超过160%,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国家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支持,为轻钢结构建筑的盛行提供了政策依据。例如,《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钢结构建造智能化,政策端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大力支持,有望给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公共建筑领域的需求带来显著增量。
轻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从市场应用看,目前建筑钢结构主要使用在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中,而在学校、医院等小型公共建筑和住宅等领域内使用较少。根据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报告,轻钢结构可减少15%的碳排、减少59%的粉尘、减少51%的固废,并且节约12%的能耗和节约39%的用水。因此,在2020年7月住建部联合多部委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了“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建原则上采用钢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小区、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项目不断涌现,这些建设对高效、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需求激增。轻钢结构以其轻质高强、抗震性好、施工周期短、环保等特点,成为现代建筑中的优选材料。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城市、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建设过程中,轻钢结构逐渐替代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成为新型建筑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轻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提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建筑行业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轻钢结构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因其可回收性、能效性和减少资源浪费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青睐。
近年来,全球多次发生地震灾害,尤其是一些地震活跃地区,建筑的抗震性能成为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在面对强烈地震时容易发生结构损坏,甚至倒塌。而轻钢结构由于其自重较轻、钢材韧性好、抗弯能力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轻钢结构的良好抗震性能在现代建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地震频发的地区,轻钢结构作为一种优良的抗震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体看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逐步拓展,轻钢结构的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在绿色建筑、住宅建设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上,轻钢结构行业将持续增长,并在建筑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