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氟化氢铵行业凭借广泛的下游应用,持续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在生产技术上,液相法与气相法各有千秋,行业产能和市场规模稳步扩张,进出口贸易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下面,将对氟化氢铵行业进行多方面剖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氟化氢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氟化氢铵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又名酸式氟化铵或二氟化氢铵,为白色或无色透明斜方晶体。其在空气中易潮解、结块,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酸性,且能腐蚀玻璃,对皮肤有腐蚀性。
氟化氢铵下游应用行业十分广泛。在采油领域,它能溶解硅石和硅酸盐;在玻璃加工中,可提高清洗效率;在纺织品处理方面,既能除去织物上的碱性物,又能去除铁锈;此外,还可用于制取金属铍、木材防腐、白炽灯生产,以及作为化学试剂、发酵工业的消毒剂和防腐剂等,高纯的电子级氟化氢铵更是在半导体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氟化氢铵主要以氢氟酸和液氨为原料进行生产。依据原料的不同,存在 3 种生产技术:氟化氢 - 液氨法、氟硅酸 - 液氨法、含氟废液 - 液氨法。
液相法合成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小,工艺条件温和,生产操作易于控制。然而,液相法生产的氟化氢铵产品含水量较高,易结块,难以长期储存。与之不同,气相法生产的氟化氢铵产品含水量低、纯度高、稳定性好,可长期储存,但该方法对工艺和设备要求极高,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氟化氢 - 液氨” 液相法:氟化氢一般采用合格品,液氨采用工业级产品。在聚丙烯反应釜中,先将氟化氢配制成浓度约 50% 的有水氢氟酸,再通入液氨进行反应。反应合格的溶液经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包装,制成氟化氢铵产品。部分企业还会在包装前进行低温气流烘干或添加防结块剂,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延长储存时间。该工艺同样适用于试剂级产品的生产,只需对原料进行提纯处理。
“氟硅酸 - 液氨” 液相法:氟硅酸通常来源于磷肥企业和氟化氢企业,液氨采用工业级。生产氟化氢铵时,需加入氟化氢或氢氟酸。氟硅酸在氨化釜内与液氨反应,生成氟化铵与二氧化硅,分离后得到氟化铵溶液,再添加氟化氢或氢氟酸,经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等工序,制成固体氟化氢铵产品。对于氟硅酸中含磷量高的原料,需增加除磷工序。此过程副产的硅胶可用于生产白炭黑或其他硅产品,也可直接出售。
“氟化氢 - 液氨” 气相法:对原料要求较高,氟化氢需≥99.7%,液氨需≥99.5%。在经过纯化处理后,两者进行反应,生成片状氟化氢铵产品。
“氟化氢 - 液氨” 液相法:该方法生产氟化氢铵产品的制造成本为 7506.7 元 / 单位。其中,无水氟化氢和液氨作为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分别为 6300.0 元 / 单位和 810.0 元 / 单位。
“氟硅酸 - 液氨” 液相法:生产氟化氢铵产品的制造成本为 3008.5 元 / 单位。相较于 “氟化氢 - 液氨” 液相法,由于使用了价格相对低廉的氟硅酸,成本大幅降低。
“氟化氢 - 液氨” 气相法:生产氟化氢铵产品的制造成本为 8306.7 元 / 单位。因对工艺和设备要求高,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较高,导致总成本上升。
行业市场规模:氟化氢铵市场规模随下游行业需求的扩大而增加。2012 年 - 2016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在 4.9% - 7.5% 之间。2015 年,市场规模为 11.60 亿元,2016 年达到 12.36 亿元,同比增长 6.6%。
国内生产能力:2015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产能为 12.20 万 t,2016 年增长至 13.03 万 t,同比增长 6.8%。2012 年 - 2016 年,行业产能利用率均大于 95%,产量也呈现增长态势。2015 年,行业产量为 11.70 万 t,2016 年达到 12.54 万 t,同比增长 7.1%。在此期间,各地区生产的氟化氢铵产品以工业级为主,电子级相对较少。
两种主要工艺产品产能状况:中国氟化氢铵行业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氟化氢 - 液氨法。2012 年 - 2016 年,该方法的产能逐年上升,而氟硅酸 - 液氨法产能虽也有所增长,但占比较小。
不同用途产能状况:2012 年 - 2016 年,工业级氟化氢铵产能占比较大,且呈上升趋势,电子级产能相对较小,但也在逐步增长。
产能预测:未来几年,随着行业进入企业的增加,企业产能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 2017 年 - 2022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产能增长率在 6% 以上,2022 年产能将达到 20.13 万 t。
行业市场需求
2012 年 - 2016 年市场需求情况:受下游需求规模扩大的影响,中国氟化氢铵行业需求量快速增长。2012 年 - 2016 年,需求量增长率在 6% 以上。2016 年,行业需求量为 12.55 万 t,同比增长 6.36%。在各行业中,铝加工行业对氟化氢铵的消耗量最大,达 60000t。
细分市场分析:从产品用途来看,工业级氟化氢铵需求量较大,但电子级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从地域市场来看,华东和华南地区对氟化氢铵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预计 2022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需求量将达到 19.27 万 t,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主要用户:氟化氢铵的主要用户涵盖铝型材、磨砂蚀刻、石油等行业,如中国铝业公司山东分公司的铝加工厂、山东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胜利油田等。
氟化氢铵价格:工业级氟化氢铵年平均价格在 5700 元 /t 至 8200 元 /t 之间波动,电子级氟化氢铵年平均价格在 7200 元 /t 至 10000 元 /t 之间波动,且整体呈上升趋势。
进口情况:2015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进口量为 0.48 万 t,2016 年增长至 0.51 万 t,同比增长 6.6%。
出口情况:2015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出口量为 1.59 万 t,2016 年增长至 1.71 万 t,同比增长 7.2%。
未来发展分析:未来几年,随着行业进入企业的增加,企业产量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 2017 年 - 2022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产量增长率在 6% 以上,2022 年行业产量将达到 19.54 万 t 以上。
未来技术开发方向:充分利用磷肥副产的氟硅酸加工成工业用途的氟化铵和氟化氢铵,可实现氟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医药和电子工业的特殊用途,应积极开发质量更好的产品,气相法是可行途径之一。
行业风险:
产能利用率及产品市场增速:氟化氢铵产品产能利用率高达 95% 以上,产品市场增速约 7%,说明产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且增长潜力较大,投资潜力也较大。
市场容量:中国氟化氢铵市场容量约 12 万 t,每年出口 1 万余 t,绝对量不大,属氟盐中的中等品种,现已供需基本平衡,容易导致供过于求。
氟原料来源:中国氟化氢产能和产量居世界第一,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氟硅酸来源广泛,数量充足,不存在原料供应问题。
工艺技术:液相法氟化氢铵生产技术基本没有门槛,有资金就能形成生产力。
产品物性:氟化氢铵运输的方便性优于其生产主原料液态的氟硅酸。
产品价值:氟化氢铵工业级价格每吨 8000 多元,电子级价格每吨 10000 多元,附加值较高,容易吸引投资。
区位:磷肥企业集中的地区副产廉价氟硅酸,而氟化氢铵产品用户相对分散,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导致供过于求。
氟化氢铵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在多个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产工艺多样,成本和市场表现各有特点。尽管行业目前供需基本平衡,且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利用磷肥副产氟硅酸生产氟化氢铵存在市场机遇,值得关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