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婴童用品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随着"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消费品标准体系目标,婴童用品行业正加速推进标准化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于4月3日正式批准发布4项婴童用品国家标准,覆盖标识设计、运动安全、感统训练及如厕器具四大领域,为构建2025年现代化婴童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用品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婴童用品 标识设计及应用指南》国家标准建立了创新性的"三级图形标识体系"。通过标志性图形、信息引导符和具体内容符的分层设计,将产品适用年龄、材质成分及使用警示等关键信息直观呈现。这一标准化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标识信息分散的问题,使消费者能够快速获取核心数据,显著降低因误用导致的安全风险。
针对614岁儿童的泳帽、泳镜等产品,《婴童用品 游泳运动配套用品通用技术要求》设定了严格的技术门槛。标准不仅规定防水性、舒适度等量化指标,更首次明确限定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不得超过0.1%、双酚A迁移量不高于0.05mg/kg等有害物质限量值。这些参数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婴童运动用品安全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婴童用品 感统训练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首次将适用年龄精准划分为03岁、46岁等阶段。标准特别强调发声部件需满足声压级≤85dB的安全阈值,并对电气附件的阻燃性能提出具体要求,有效预防儿童在使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此举推动感统训练用品从粗放式生产转向精准化研发。
覆盖坐便器、马桶圈等四大类产品的《婴童用品 如厕器具及其附件通用技术要求》,通过防滑系数≥0.5的摩擦力标准和折叠锁定机构10万次耐久测试,实现从基础功能到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该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如厕辅助用品完成"能用"向"好用"的产品迭代,预计可使相关产品市场合格率提升20%以上。
此次四项国家标准的发布,不仅构建了婴童用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更体现了我国在婴童产业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战略布局。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指标和评价方法,既满足了消费升级对产品安全性的新要求,也为实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2025年婴童用品行业全面提质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婴童用品产业将加速向品质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