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作为核心增长极正通过区域协同加速赛道布局。在此背景下,3月31日江西省联合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产业链对接会释放出重要信号:中部地区正以政策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抢占发展先机。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低空经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本次招商对接会在深圳召开,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50余名行业龙头企业家参与。会议聚焦无人机应用、通航制造等重点领域,通过资源整合推动形成“研发生产场景”闭环生态。与会企业代表指出,江西在地理区位、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方面的综合优势,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理想试验场。
作为主会场所在地,景德镇通过推介会系统展示了其发展低空经济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一是依托航空工业积淀形成的全产业链集群;二是构建涵盖人才培育、金融支持和场景开放的政策矩阵;三是规划千亿级产业园区承载创新项目。地方政府承诺将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吸引更多企业成为区域发展的长期合伙人。
景德镇高新区、南昌市新建区等4个重点区域在会上同步展开产业推介,分别侧重智能制造、物流配送、文旅融合和飞行培训等领域。这种差异化分工模式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实现数据共享与技术联动。会中达成的多项合作意向显示,江西正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构建低空经济立体网络。
会议设置专项环节促进企业间深度交流,重点探讨无人机监管体系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共性难题。与会者普遍认为,江西主动对接大湾区技术资源的战略选择,将加速破解低空经济“落地难”瓶颈,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区域协同发展范本。
此次对接会不仅促成多项目签约,更标志着江西省在低空经济领域完成从政策规划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跨越。通过强化与创新高地的协同效应,江西有望在2025年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通航服务、物流运输等业态创造百亿级新增长极。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场景拓展,这场“空中经济革命”正在重塑区域竞争格局,而先行者的探索经验或将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