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能源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新能源装备行业前瞻:甘肃省首台套千标方级电解水制氢设备面世
 新能源装备 2025-03-31 08:42: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以绿氢为核心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成为产业竞争新高地。据国际氢能协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绿氢产能将突破5000万吨/年,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在电解水制氢装备领域正快速突破技术瓶颈。近日甘肃兰石集团传来重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1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成功落地兰州新区,为西北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注入新动能。

  一、新能源装备创新突破:甘肃省首台套千标方级电解水制氢设备面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装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该设备单槽产氢量达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纯化后氢气纯度≥99.999%,满足加氢站等高纯氢场景需求。其核心技术指标表现亮眼:直流电耗≤4.3kWh/Nm³H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备30%~110%宽域动态响应能力,可灵活适配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消纳。设备集成变压器、整流系统、电解槽等核心模块,通过优化电解槽内部结构实现高电流密度运行,同时强化碱液循环与温控设计,确保系统稳定性和能效优势。

  二、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升级:全产业链支撑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发团队在电解工艺和控制策略上持续迭代,已完成设备从研发制造到工业性试验的全流程验证。目前企业已具备50~1500Nm³/h全系列碱性电解槽生产能力,并形成年产500MW制氢装备规模。未来规划进一步提升至每年100台套千标方级设备产能,覆盖制氢、储运、应用全产业链条。通过构建省级氢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20余个创新平台,持续突破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国产化瓶颈。

  三、新能源装备应用前景广阔: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与氢能多元化利用

  该设备的落地为西北地区打造"风光绿电电解制氢氢能储运终端应用"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其宽幅动态响应特性尤其契合甘肃丰富的风光资源特点,可有效解决弃风弃光难题。据测算,单台设备满负荷运行年可减少碳排放超万吨,若规模化推广将显著加速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当前甘肃省正依托此类装备优势,积极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此次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大容量碱性电解水制氢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随着产能持续释放和应用场景拓展,该装备将成为推动能源革命与装备制造升级的双重引擎,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热门推荐

新能源装备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