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经历多轮行业调整后,俄罗斯汽车产业正逐步显现新的发展态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至2月,该国乘用车生产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累计产量达到11.5万辆,同比增长12.8%,显示出本土化战略的有效推进。与此同时,商用车市场则面临结构性挑战,载重汽车与客车产量均出现下滑,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分化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至2月,俄罗斯乘用车生产持续回暖,累计产量达11.5万辆,同比增长12.8%。其中2月份单月产量为6.08万辆,环比增长11.7%,同比增幅6.8%。这一数据表明,在供应链重组与本土替代计划的推动下,俄罗斯乘用车产业正在克服外部压力,逐步恢复产能。从细分市场看,轻型载客车型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其高性价比和本地化生产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份额。
与乘用车市场的活跃形成对比的是,商用车领域表现疲软。2025年1至2月,俄罗斯联邦载重汽车产量为2.24万辆,同比减少20.1%。其中2月份单月产量为1.35万辆,同比下降11.1%,但环比增长52.8%,显示出生产节奏的波动性。此类车型通常受基建和物流需求驱动,其下滑可能与行业投资周期调整及海外市场拓展受限有关。
在大中型客车市场,俄罗斯产业面临更严峻挑战。2025年1至2月,5吨以上客车产量仅为1367辆,同比减少41.9%;重量不超过5吨的客车产量为230辆,同比下降20.4%。细分到单月数据:2月份5吨以上客车产量838辆(同比下降38.7%),轻型客车产量140辆(同比下降12.6%)。这种结构性收缩可能源于公共交通系统更新放缓及替代能源车型转型的滞后影响。
总结
综合来看,俄罗斯汽车产业在2025年初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乘用车市场的强劲复苏与商用车领域的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也折射出行业内部的战略调整方向。未来产业布局的优化路径仍需观察后续市场动向,尤其是本土供应链稳定性、替代技术推广速度以及国际政策环境变化对出口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