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超4900只个股上涨。上证指数收涨1.16%重返32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25%和2.27%,投资者情绪显著回升。这一市场回暖背后,电力、煤炭等能源央企密集实施增持回购成为重要支撑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金额突破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而2025年以来仅前四个月已超300亿元,能源企业通过真金白银的行动向市场传递信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A股市场近期回暖受益于内外部多因素共同作用。一方面,面对外部贸易压力,相关机构加大市场买入力度;另一方面,险资、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加速入场,叠加上市公司密集增持回购,形成合力推动行情升温。截至4月9日,已有684家上市公司完成超300亿元股票回购,135家公司发布增持计划公告,市场信心得到实质性提振。
能源央企在本轮市场调整中展现出关键担当。中国核电于4月7日打响"第一枪",提议以3亿至5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三峡集团计划未来12个月增持15亿30亿元;川投能源控股股东拟投入5亿10亿元增持。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也迅速响应:南网储能控股股东承诺增持2亿4亿元,国电南瑞预计回购规模达5亿10亿元。这些千亿乃至万亿市值的央国企通过大额资金入场,形成上百亿级市场维稳力量。
能源板块增持潮已从电力领域向上下游延伸。"三桶油"在4月8日同步宣布增持计划,中海油服控股股东拟投入3亿5亿元;煤炭行业表现同样积极:中煤能源、上海能源分别获控股股东增持5000万至8000万元不等。新集能源、盘江股份等企业更通过连续数月的持续增持巩固市场信心。兖矿能源更是以140.66亿元收购母公司资产并承诺长期注入优质资源,展现全产业链协同护市的决心。
此轮增持行动呈现鲜明特点:一是参与主体以央国企为主力;二是单笔规模普遍较大,累计金额达百亿量级;三是响应速度极快,多数计划在政策出台后48小时内宣布;四是资金来源均为自有或专项贷款,体现真金白银的投入。通过减少流通股、实施股权激励等举措,能源企业不仅稳定了自身估值,更带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升。
结语:央企引领下的价值回归
从电力到煤炭,再到石化全产业链的增持行动,标志着央国企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这些数据背后不仅是对短期股价波动的应对,更是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认可。随着长线资金持续加码和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增强,能源板块的"护盘潮"正为A股构建坚实底部支撑,也为市场后续企稳回升奠定基础。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推动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望率先迎来估值修复机遇。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一季度电力新能源行业多领域需求向好,业绩修复可期。其中,新能源车一季度需求淡季不淡,预计多数锂电产业链企业量增利稳;风电一季度需求高景气,陆海风开工提速,产业链排产出货高增长;光伏抢装驱动产业链涨价,一季度亏损或环比收窄;储能领域,一季度中美抢装抢出口支撑需求,欧洲工商储大储起量支撑业绩;工控领域,一季度需求向好,AIDC、机器人方向热度高。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