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日用其他 内容详情
卫生巾残次品暗流:品牌翻新乱象背后的监管与责任追问
 卫生巾 2025-03-16 13:22:0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揭露的卫生巾、纸尿裤行业乱象引发社会震动。涉事企业通过回收残次品及工业废料进行二次加工并低价销售,不仅触犯法律红线,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品牌方与上市公司虽迅速回应,但事件折射出行业监管漏洞及高利润背后的潜在风险。

  一、卫生巾残次品翻新产业链曝光:从废料到“二等品”的灰色链条

  央视报道显示,山东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以收购本应销毁的卫生巾、纸尿裤残次品为原料,经分拣包装后以“二等品”名义流入市场。涉及品牌包括自由点、全棉时代、Babycare等知名产品,其中自由点和好之隶属上市公司百亚股份,全棉时代则隶属于稳健医疗。这些品牌在消费市场中被视为安全与品质的象征,但此次事件暴露了供应链管理中的致命疏漏。

  二、深交所紧急问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受拷问

  3月16日,深交所向涉事品牌的母公司——百亚股份和稳健医疗发出关注函,直指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公司是否知情或参与违规业务;二是残次品处理流程是否存在漏洞。监管层要求企业自查采购、生产及废料处置环节的合规性,并说明内控机制的有效性。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自由点毛利率达57.6%,全棉时代为56.9%,远超黄金首饰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如老铺黄金仅41.6%),高毛利或加剧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潜在压力。

  三、品牌方紧急声明与应对:从报案到流程整改

  涉事品牌迅速通过社交媒体回应。自由点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计划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承诺强化残次品销毁监管;全棉时代则强调与梁山希希无合作关系,并重申产品符合国标且拒绝使用回收原料。然而,消费者质疑声不断:若企业未建立严格废料追溯体系,如何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这一表态背后的执行力度仍需长期观察。

  四、高毛利下的行业隐患:市场扩张与责任失衡

  卫生巾及纸尿裤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全球销售额分别达255.2亿和530.4亿美元。国内企业中,百亚股份近年业绩增长显著,2024年营收预计突破32亿元,自由点品牌贡献超九成收入;稳健医疗虽受医用耗材业务波动影响,但全棉时代仍保持6%以上的营收增速。然而,高利润与快速扩张的另一面是供应链风险加剧——若企业为控制成本放松对废料处理的监管,消费者健康权益将难获保障。

  五、行业治理任重道远:从个案到系统性改革

  此次事件不仅是涉事企业的危机,更是整个行业的警示。尽管品牌方已表态加强内部管理,但仅靠企业自律难以根除乱象。未来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生产端废料流向监管,建立可追溯体系;二是完善法律对“残次品二次销售”的界定与处罚力度;三是推动行业透明化,让消费者能通过技术手段(如溯源码)验证产品真实性。唯有多方协同,才能重塑消费者信任。

  总结

  卫生巾、纸尿裤作为直接接触人体的敏感消费品,其质量安全关乎公众健康底线。梁山希希事件撕开了行业灰色角落的一角,暴露出残次品处理环节的监管盲区与企业责任缺失。高毛利背后若忽视合规经营,终将反噬品牌信誉及市场根基。此次风波不仅是对涉事企业的警示,更应成为推动全行业规范化升级的转折点——唯有以透明、严苛的标准重塑供应链,才能让“放心消费”从口号变为现实。

延伸阅读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卫生巾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