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数据提示:国内钾肥现货价3个月内上涨29%,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合计减产160万吨,老挝基地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钾肥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钾肥市场正经历供需结构重塑的关键阶段:短期看,春耕需求叠加供给收缩推动价格快速上涨;中长期而言,寡头垄断格局支撑行业景气度回升,而海外产能扩张或为保供增添确定性。然而,地缘政治、粮食政策及气候条件等变量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产业链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全球供需动态与成本传导机制。
进入2025年,钾肥市场呈现显著波动特征,价格走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国内钾肥现货价格从年初的2565元/吨跃升至3310元/吨,涨幅达29%,东北等主产区价格涨幅更高。进口方面,老挝氯化钾价格同比上涨29.6%,从去年底的2430元/吨增至3150元/吨。当前港口库存降至低位,六大港口合计仅存156.6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4万吨,春耕需求集中释放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国际钾肥供应格局正经历重大调整。2025年1月,白俄罗斯钾肥龙头企业宣布因设备维护暂停4号矿区生产,预计全年减产90万100万吨;随后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于2月宣布二、三季度停运三座矿山,削减70万吨出口量。两大产地合计减产规模超过160万吨,直接导致全球供应缺口扩大。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与运输成本压力,国际钾肥市场供给紧缩态势显著强化。
全球钾肥产能高度集中于四家巨头(加拿大Nutrien、白俄罗斯企业、俄罗斯企业及美国Mosaic),合计占据67.26%的市场份额。自2022年起,国际钾肥价格经历剧烈波动后,在2024年跌至280300美元/吨的成本支撑区间。随着减产政策落地与粮食价格回升带动农业投入增加,行业需求呈现温和复苏迹象。分析认为,供需关系改善叠加寡头定价权优势,钾肥价格有望在震荡中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我国钾肥自给率长期不足50%,对外依存度较高。为缓解供应压力,中国企业近年来密集布局老挝等资源富集地区。目前已有亚钾国际、东方铁塔等20余家企业在老挝启动钾矿开发,其中部分项目已实现投产,初步形成区域性产能集群。凭借运输便利性与成本优势,老挝基地未来或成为我国钾肥进口的重要补充来源,但整体保供形势仍需警惕国际市场波动风险。
结语:周期重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据钾肥行业龙头Nutrien统计,全球钾肥需求正从2022年俄乌冲突的冲击下的低位逐步恢复。预计在全球钾肥供应稳定的前提下,类似于2022年大量囤货的行情将难以重演,但低价格下,肥料的农本占比将持续下滑,农民的肥料可负担性将提升,全球钾肥需求有望回归至2020年同期水平。从终端需求品来看,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全球大豆有所累库,玉米、小麦、大米及棕榈有所去库。目前主要粮食作物价格仍处于低位,后续随全球经济回暖存在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有望带动钾肥需求进一步增长。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