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上周(5月19日至23日),A股三大股指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上证综指、深成指及创业板指均小幅收跌。同期全球多数主要股市同步走低,纳斯达克、标普500等海外指数跌幅显著,而亚太市场中恒生指数逆势上涨。融资融券余额较前周减少约52亿元,显示市场杠杆资金活跃度边际收缩,其中融资买入额集中在新能源与金融板块头部个股。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融资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上周上证综指报收3348.37点,周跌幅0.57%,盘中触及3394.75点阶段性高点;深成指下跌0.46%至10132.41点,创业板指则以0.88%的跌幅收于2021.5点。海外市场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综指分别下挫2.47%、2.61%及2.47%,亚太区域仅恒生指数实现1.1%涨幅,日经225指数下跌1.57%。
截至上周五(5月23日),沪深市场融资融券总规模达17958.86亿元,环比减少51.9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7838.78亿元,融券余额降至120.08亿元。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9138.37亿元(减少16.23亿),深市8820.48亿元(减少35.71亿)。
从个股融资动向看,比亚迪以52.27亿元居首,赛力斯、东方财富分别录得31.1亿及31.04亿买入额。融资买入前十大个股集中于新能源车制造、互联网金融和半导体领域,显示资金对高景气赛道的关注度持续较高。
上周共有2只新股完成申购并挂牌交易(具体信息详见原文表格)。相较此前周度均值,本周新股数量有所减少,但市场关注度仍聚焦于行业细分龙头企业的资本化进程。
包括5只养老目标FOF、1只债券型及1只货币基金在内的7只新产品启动募集(详见原文表格)。其中工银养老目标2060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Y等产品延续了长期投资与资产配置的市场趋势,而东海祥瑞E等固收类产品则反映了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
过去一周共有24家上市公司启动股份回购计划,涉及金额最高的前五大案例集中在轻工业、环保及医药生物领域(详见原文数据)。其中轻工制造业以合计超10亿元的回购规模居首,凸显该板块龙头公司对自身估值修复的信心。
【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上周市场呈现"内部分化外强冲击"特征:A股主要股指在政策预期与外围波动中维持窄幅震荡,融资资金流向进一步向新能源、金融等核心资产集中;而上市公司密集回购与养老主题基金发行,则从微观层面折射出市场对长期价值投资的认同。后续需关注美联储议息动向及国内经济数据对融资成本和企业盈利的影响,预计短期内市场仍将维持结构性行情特征。
国金证券5月15日公告,2024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已于2025年5月15日兑付完成,兑付本息共计10.14亿元。该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10亿元,票面利率2.03%,发行期限245天,兑付日为2025年5月15日。
国金证券公告,2024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已于2025年5月15日兑付完成,兑付本息共计10.14亿元。该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10亿元,票面利率2.03%,发行期限245天,兑付日为2025年5月15日。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