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金融 内容详情
2025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周度观察:破净率持续走低与业绩基准中枢下移并行
 理财产品 2025-05-20 19:37: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综述】近期银行理财市场延续修复态势,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带动混合类、权益类产品收益回升,固收类产品则受资金面宽松支撑表现稳健。截至今年5月20日,理财产品破净规模进一步缩减至149只,综合破净率降至0.64%,显示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与此同时,理财公司通过产品策略创新和费率优化持续探索绝对收益路径,在低利率环境下推动客户预期与产品定位的动态适配。

  一、市场表现:固收类净值企稳 权益资产波动加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理财产品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债市方面,短端资金面宽松支撑短期收益率下行,DR007加权均价维持在1.64%,而长端国债收益率小幅回升至1.68%。权益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及创业板指周涨幅均超1.3%,但美容护理、非银金融等板块领涨的同时,部分权益类理财产品因持仓波动出现浮亏扩大现象。固收类产品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879%,其中3年以上期限产品表现最优(0.1526%),而现金管理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495%,美元及澳元现金类品种则受益于外币利率支撑。

  二、破净情况:新发策略优化助力风险收敛

  截至今年5月18日,存续公募理财产品中仅0.64%处于破净状态,较此前一周继续收窄。分类型看,固收类产品破净率已降至历史低位(0.19%),权益类与混合类分别维持在52.63%和6.93%,但后者通过多资产配置策略持续改善表现。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破净产品主要为新发产品,因建仓期费用摊销导致的暂时净值波动已成常态,理财公司普遍加强投资者教育以缓解短期压力。

  三、新发产品:业绩基准中枢下移与策略多元化并行

  上周31家理财公司共发行356只新产品,股份制银行系机构表现活跃,华夏理财、兴银理财分别推出32只新品。固收类产品仍为主力,但混合类产品的创新力度显著增强。例如某北字头理财公司的"京华汇盈秋系列"产品采用多资产配置策略,在固收底仓基础上叠加REITs、对冲工具及权益精选,试图在低利率环境中平衡收益与风险。

  业绩比较基准定价体系出现结构性调整:1年以上期限固收类产品平均基准降至2.69%,其中4款公募产品基准跌破2%关口(如某ESG主题产品设定为1.85%)。理财公司通过降低客户预期、优化费率结构(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合计约0.4%-0.5%)及提升超额收益分成比例(最高达50%),试图在成本与回报间寻求新平衡。

  四、风险分布:长期限产品抗跌性凸显

  尽管整体市场表现稳健,上周仍有2.71%的理财产品录得负收益。固收类中短期限品种受资金面边际收紧影响波动加剧,其中2-3年期产品浮亏比例达5.65%,而3年以上期限仅0.67%出现亏损,显示长期限策略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的稳定性优势。混合类产品分化明显,近10%的产品因权益仓位调整产生回撤,但头部机构通过量化对冲与行业轮动控制了尾部风险。

  【总结】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固收筑底、权益探新"的双轨特征,在破净率持续改善与业绩基准理性回归的双重驱动下,投资者信心正逐步重建。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理财公司需进一步强化资产配置能力与客户沟通效率,通过产品结构创新和策略迭代巩固31万亿规模的增长动能,并在权益市场波动中探索长期资金入市的有效路径。今年后续季度内,若政策面继续引导中长期资金流向资本市场,银行理财有望成为居民财富再配置的核心载体之一。

延伸阅读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理财产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