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化工 内容详情
2025年5月‌化工上市重点企业一览表(‌化工上市重点企业)
 化工 2025-05-16 11:37:12

  化工概念股是指那些主营业务涉及化工行业,生产或销售化工产品的上市公司股票。‌化工概念股涵盖了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化工新材料的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化肥、农药、涂料、染料、橡胶、合成纤维等。这些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医药、农业等多个行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化工股午前震荡走高,中毅达此前封板,红墙股份涨超7%,七彩化学短线飙升近8%,联盛化学、宝丽迪、长华化学、利民股份跟涨。报告大厅整理了2025年5月化工上市重点企业一览表,供用户参考。

  更多化工研究分析内容详见2024-2029年中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化工行业的经济发展与现状,以及化工行业进展与投资机会,并对化工行业投资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化工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遇、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

2025年5月‌化工上市重点企业一览表(‌化工上市重点企业)

  2025年5月‌化工上市重点企业一览表(‌化工上市重点企业)

  1、中毅达
  公司简介:公司为境内公开发行A、B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中国纺织机械厂,1992年5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将原公司净资产折为每股10元的国家股1101万股,经同年6月至7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时总股份2081万股(1992年12月拆细为20810万股);内部职工股360万股于1994年2月14日上市交易。    2015年1月,公司名称由“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Textile Machinery Co.,Ltd.”变更为“Shanghai Zhongyida Co.,Ltd.”。    2022年4月,公司由“上海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贵州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红墙股份
  公司简介:公司前身为惠州市红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31日。    2010年9月10日,惠州市红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3、七彩化学
  公司简介:公司是由鞍山市惠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更名为“鞍山惠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臧婕通过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12日。
  主营业务:高性能有机颜料、溶剂染料及相关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4、联盛化学
  公司简介:2007年10月19日,公司前身“临海市联盛化学有限公司”成立。    2016年4月20日,公司整体变更为“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及化工溶剂为主的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

  5、宝丽迪
  公司简介:公司前身为苏州宝力塑胶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13日。    2018年6月15日,更名为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专注于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和功能改性的核心原材料——纤维母粒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产品应用的技术支持。

  6、长华化学
  公司简介:2010年10月26日,公司前身江苏长华聚氨酯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9月29日,更名为江苏长华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6月8日,整体变更为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聚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7、利民股份
  公司简介:1996年12月17日,公司系由"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以利民有限截至2009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16,133.38万元为基础,按照2.9333:1的比例折为5,50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额超过面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09年11月3日,本公司向徐州市工商局申请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320381000025041的。    2020年1月,公司名称由“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Limin Chemical Co.,Ltd.”变更为“Limin Group Co.,Ltd.”。
  主营业务:农用杀菌剂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延伸阅读

华泰证券:具备全球优势的化工企业在行业景气触底后将迎来重估(20250304/07:53)

华泰证券认为,出口已成为中国化工品重要增长引擎,尤其针对亚非拉国家(地区)的出口,考虑到亚非拉国家(地区)制造业整体仍不具备优势,未来该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望持续助力中国高性价比化工品的增量需求。同时考虑内需端地产、消费等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叠加化工品新产能周期接近尾声及企业自主调整等助力,本轮化工周期品复苏将具备供需面共同支撑。具备全球优势的化工企业在行业景气触底后将迎来重估。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化工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