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其他 内容详情
外贸转型新机遇:苏商共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路径
 外贸 2025-05-05 09:35:5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江苏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积极指导上海市江苏商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近日,商会于上海环球港组织召开专题会长会议,围绕“助力外贸拓内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和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为在沪苏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设立外贸产品展销中心,助力内销拓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外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座谈会上,商会传达了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强调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民营企业应坚定信心,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等举措,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转型升级。

  为应对当前外贸压力,商会提出在全国各地的环球港和月星家居部署设立“外贸产品展销中心”,与各地政府部门密切沟通,形成“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还能通过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降低全球经贸风险。

  二、练好内功,以“稳”应“变”

  面对贸易摩擦深化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阶段,多位苏商代表提出,应对贸易战的关键是练好扎实内功。汽车产业代表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全球关税调整,对汽车产业带来结构性挑战,倒逼企业通过深化服务价值创新、加速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竞争壁垒。制造业代表则认为,我国制造业正以“技术迭代+全球布局”重塑产业格局,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破解产能结构性矛盾。

  新基建浪潮为苏商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企业要夯实基础、搭建平台,以“创新报国、诚信经营、共富担当”为信念,凝聚苏商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持续擦亮苏商品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智能网联化正开启产业新机遇窗口期,企业家须以战略定力深挖市场潜能,依托数智化创新引擎,构建覆盖“研产供销服”的全要素生态体系,释放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三、布局产业升级,增强综合实力

  中国有着广阔市场和消费基础,苏商代表们信心十足,认为外部冲击改变不了中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稳固态势。房地产行业代表指出,许多国内企业已具备对标国际标准的能力,当前应借力政策支持突破市场信息壁垒,加速内销渠道建设,以“标准互认+品牌孵化”为体系,结合政策红利与市场潜能,多维拓展内需空间,完成从外向依赖到内生驱动的战略跃迁。

  养老产业代表认为,未来养老产业大有可为,养老产业正从单一服务向全产业链延伸,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建议以“智慧适老+场景创新”双轮驱动,聚焦康复辅具、智能监护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整合形成“研发生产服务”闭环。汽车零部件行业代表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成本优势明显,在欧洲、日韩以及东南亚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在以技术迭代驱动产品矩阵升级的同时,可进一步夯实“供应链韧性+成本优势”的坚固基础。

  四、强化系统赋能,激发市场活力

  苏商代表认为,中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策、新举措、新服务加速涌现,助力企业更加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房地产行业代表提出,要理性评估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机遇,通过结构性改革化解供需矛盾。强调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主张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并建议完善消费激励体系与流通网络建设,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能。

  金融机构代表表示,金融机构须以“主动服务+系统赋能”,推动构建“需求洞察产品适配生态协同”的服务闭环。将以更有力的金融服务与产品,支持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构建超常规机制,培育核心人才队伍,开拓广阔市场。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纵深布局,关税调整反而为企业创造战略升级契机,我们将通过重构东南亚跨境物流通道、非洲区域枢纽本地化运营、南美机电产品供应链适配等举措,将关税变量转化为产业链整合动能。

  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苏商通过设立外贸产品展销中心、练好内功、布局产业升级、强化系统赋能等多重举措,积极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通过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苏商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苏商将继续以创新驱动、诚信经营、共富担当为信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持续擦亮苏商品牌,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今年前两个月深圳外贸规模超6000亿元 为历史同期第二高(20250322/11:42)

3月22日,从深圳海关方面了解到,今年前2个月,深圳市货物贸易进出口6037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出口3673.3亿元,同比下降16.6%,规模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进口2363.7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数据看,面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前2个月深圳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处于历史同期第二高位。据深圳海关介绍,今年前2个月,深圳民营企业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超2.9万家,同比增加5.2%,合计进出口4092.7亿元,同比下降15.1%,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67.8%。其中,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比提升至25.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46.9亿元,同比增长3.5%。(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外贸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