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电子其他 内容详情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健增长 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5-04-10 05:06:0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1至2月,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关键产品产量与消费市场表现亮眼,行业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两新”政策持续深化、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制造领域正在释放更强劲的增长动能。

  一、生产增速显著,关键领域表现亮眼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1至2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超过同期工业整体水平和高技术制造业约4.7个和1.5个百分点。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4700万台(同比增7.2%),集成电路产量突破767亿块(增长4.4%)。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行业基本面的稳固,更折射出整机系统与核心元器件协同发展的积极态势。

  二、“两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消费端需求强劲释放

  在手机购新补贴等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26.2%。细分数据显示,前两个月6000元以下价位手机销量与销售额分别达到4422万部和1126亿元,日均销售量突破75万部,同比增长8.8%,销售额增速达19.3%。政策红利有效激活了消费市场,带动从芯片设计到终端组装的全产业链需求扩张。

  三、多维度部署推动产业升级,强化产业生态协同效应

  相关部门正系统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工作,聚焦集成电路、基础电子与整机系统等核心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同时,“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速启动,重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展开布局。例如深圳市提出到2026年打造8000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重庆则着力强化智能芯片和传感器的供给能力。通过加强国内国际资源联动,行业正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产业生态。

  四、技术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人工智能开辟新赛道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在集成电路制程工艺、新型显示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大模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及AI终端设备列为发展重点,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延伸。当前行业正加速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规模量产”全链条创新体系,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出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新应用场景。

  结语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在生产端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随着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和新兴领域布局加速,行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未来需继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深化跨领域融合应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延伸阅读

工信部: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20240628/14:14)

工信部数据显示,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7.6个和5.1个百分点。5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