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资本市场迎来一例国企资源整合案例。3月27日,淮河能源(600575)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安徽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方式受让国开发展基金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70%股权,交易底价达119,392.94万元。该笔关联交易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旨在整合控股股东淮南矿业的电力资产并推进其整体上市进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淮河能源此次受让标的为电力集团10.7%股权,若成功摘牌将与淮南矿业共同持有该公司全部股权。根据公告披露,交易完成后电力集团将成为双方合资公司,标志着上市公司进一步整合控股股东优质资产的实质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底价超过11亿元,最终成交价格及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已承诺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次资产整合的核心逻辑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淮南矿业作为淮河能源的实际控制方(持股54.53%),通过分步注入电力板块资产,既能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目标。标的公司的股权结构显示,当前淮河能源拟收购的10.7%股权与淮南矿业持有的89.3%股权形成互补,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对电力集团的完全控制。
作为安徽省属重点能源国企,淮河能源主营业务覆盖火力发电、售电服务、铁路运输及配煤业务。截至2023年末,公司注册资本近39亿元,员工规模达7684人,旗下拥有10家控股子公司,包括电力燃料、售电平台等核心企业。其业务网络已延伸至安徽、江苏等地,形成了覆盖能源生产与物流运输的产业链闭环。
财务数据显示,近三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7.77亿元、253.82亿元和273.3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6.28%、11.44%和7.69%。尽管营收保持扩张态势,但归母净利润波动显著,从2021年的4.36亿元降至2022年2.79亿元后,2023年又大幅回升至8.40亿元(同比增长195.45%)。这种业绩起伏可能与电力行业周期性特征及燃料成本变化密切相关。
从负债结构看,公司资产负债率近三年呈现先升后稳态势:2021年为38.8%,2022年攀升至47.68%,2023年微降至47.47%。这一指标变化需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分析——电力基建项目通常伴随较高资本开支,但公司仍需平衡债务规模与盈利水平。
公告特别提示了多项经营风险:通过天眼查数据可见,企业自身及关联方存在累计超过1800条的法律诉讼、股权冻结等风险信息,且历史预警提醒达254次。此外,电力行业受政策调控、燃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标的资产估值合理性及交易最终落地情况均可能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
本次淮河能源收购控股股东旗下电力集团股权的举措,既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具体实践,也是优化产业布局的关键步骤。通过整合电力资源实现资产证券化,有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然而交易结果仍受市场竞拍和审批程序制约,叠加行业波动及潜在法律风险,投资者需理性评估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此次资本运作能否顺利推进,将成为观察地方国企资源整合成效的重要案例之一。
指数午后走势分化,沪指小幅收跌,创指、深成指收涨。板块方面,电力股尾盘再拉升,九洲集团20cm涨停,华银电力、长源电力等盘中涨停;旅游酒店板块强势,天府文旅、三峡旅游双双涨停;CPO概念活跃,致尚科技20cm涨停;医药股集体调整,江苏吴中、立方制药、华纳药厂等跌停;宠物经济概念陷入回调,贝因美领跌;黄金股走弱,西部黄金跌幅居前。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2800只。 截至收盘,沪指报3295.06点,跌0.07%;深成指报9917.06点,涨0.39%;创指报1947.19点,涨0.59%。 盘面上,电力、白色家电、旅游及酒店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中韩自贸区、化学制药板块跌幅居前。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