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新型储能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发电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长时物理储能技术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难题的关键。我国在这一领域持续探索创新路径,其中甘肃酒泉300兆瓦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以突破性的技术方案和规模化应用,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示范。近日该项目传来关键进展——发电机定子成功完成吊装,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距离并网发电目标又近一步。
在甘肃酒泉的施工现场,长9.5米、总重量达270吨的发电机定子通过精密操作,从主厂房吊装口平稳移至7米层平台,并与基座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这一核心组件的成功安装不仅是项目工程进度的重要里程碑,更验证了其在超大重型设备搬运和组装环节的技术可靠性。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量转换的关键装置,发电机定子的顺利就位为后续机组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的核心创新集中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优化升级。通过采用世界先进的“多介质、宽温域储换热系统”,项目团队攻克了传统压缩空气储能中高温蓄热效率低下的难题,显著提升了能量转换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同时,大断面隧道式储气库密封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地下硐室长期稳定运行中的气体泄漏风险,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物理空间。这些技术突破使系统整体能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规划于2025年底前实现并网发电,届时将形成“风光压缩空气储能”协同供电模式。按照每户每年用电2000度的标准测算,其年发电量可满足近30万户家庭的全年需求,相当于减少约18万吨标准煤消耗。这一成果不仅为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提供重要支撑,更将推动区域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
总结展望
甘肃酒泉项目的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从技术研发到工程落地的全面突破。通过核心设备国产化、系统集成创新及规模化应用验证,该项目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随着2025年并网目标的临近,其示范效应将持续释放,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双轮驱动进程。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