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显示,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呈现企稳向好态势,营业收入增速加快叠加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推动企业利润结构优化。在重点行业中,汽车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其利润同比增长11.7%,成为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回暖的关键力量。
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同比2.8%的增速,较全年提升0.7个百分点,为企业盈利修复奠定基础。同期工业利润同比下降0.3%,但降幅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表现亮眼: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对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3.2个百分点。从毛利润看,营业收入扣减成本后的指标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增长2.0%,显示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装备制造业在政策支持下实现结构性反转。12月该领域营收同比增长8.1%,远超整体工业增速5.3个百分点;利润由上年全年下降0.2%转为增长5.4%,对规上工业利润贡献率达1.4个百分点。细分行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利润激增88.8%,仪器仪表行业增长26.7%,汽车制造业以11.7%的增速成为核心引擎。原材料制造业同步回暖,受益于新能源市场需求扩张及产品价格上涨,有色金属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0.5%,推动全行业利润增长15.3%,较上年全年大幅提升38.2个百分点。
新一轮设备更新与消费品置换政策成效显著。在设备升级需求带动下,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6.0%,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制造增速达14.1%;专用设备领域关键细分行业如采矿冶金装备制造实现19.3%的高增长。消费需求端,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直接拉动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利润增长15.3%,智能消费设备制造更因政策覆盖面扩大而爆发式增长125.5%。家电行业表现同样强劲,家用厨房电器和制冷器具制造商利润分别提升19.9%与19.2%,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
尽管工业经济呈现回暖趋势,但外部环境复杂性及部分企业经营压力不容忽视。当前数据反映出政策传导效率提升与市场需求释放的积极信号,未来需通过扩大内需、强化创新进一步夯实增长基础。随着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和新兴动能持续培育,工业企业有望在稳定恢复中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为全年经济向好提供坚实支撑。
总结来看,12月工业数据印证了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的复苏进程,装备制造业与原材料行业的利润回升凸显产业升级成效,而汽车制造、智能设备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则预示着新动能加速集聚。在稳中求进的宏观政策框架下,工业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拓展,在挑战中孕育更高质量的发展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0.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7%,纺织业增长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汽车制造业增长4.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2.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国家统计局)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