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太阳能 内容详情
光伏行业步入调整期 供需失衡下寻求新平衡
 光伏 2025-03-23 19:20:2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以"光伏行业调整期特征及未来趋势分析"为核心主题)

  在经历2019至2023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全球光伏产业正面临历史性转折。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过剩与需求波动交织的复杂局面,促使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专业机构预测显示,明年起全球新增装机量增速将显著放缓,企业策略转向控产能、稳利润的精细化运营模式。本文通过梳理关键数据与市场动态,解析光伏产业在转型期的核心矛盾与发展机遇。

  一、价格下跌与供需矛盾推动行业调整

  2019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以42.3%的复合增长率从113GW激增至462GW,但高速扩张也埋下隐患。今年以来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引发市场震荡,硅料、电池片等环节跌幅超50%,倒逼企业签署行业自律公约,主动限产保价。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内光伏扩产规模较上半年明显降温,企业普遍放缓产能释放节奏以应对库存压力。

  二、企业主动控产能 强调技术优化优先

  头部企业明确表态暂停激进扩张计划,转而聚焦现有产能效率提升。某光伏龙头企业表示,其组件生产线虽面临季节性波动调整,但始终保持满产状态,并将资源重点投入TOPCon等先进技术的工艺改良。这种策略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带来的恶性竞争,也为未来技术迭代储备实力。据测算,通过深化差异化产品布局和成本管控,企业有望在2025年光伏电池出货结构优化中提升盈利空间。

  三、政策调整倒逼行业竞争格局重构

  12月起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政对产业影响深远:铝材等辅材退税率取消叠加组件退税率下调,直接抬高海外业务成本门槛。企业应对策略呈现分化——部分依赖低价竞争的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而技术领先者则通过产品溢价和供应链优化维持优势。专家指出,政策导向实质上加速了行业洗牌进程,未来市场份额将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集中。

  四、全球装机增速放缓 长期增长仍可期

  据最新预测数据,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达596GW,同比仅增6%,较前五年42.3%的增速大幅回落。区域结构方面,亚太市场占比将小幅降至61.1%,美洲市场因政策激励增长至15.6%。行业景气度低谷或延续至明年第一季度,但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刚性支撑着长期前景——预计第二季度可能出现价格企稳回升拐点,推动产业进入质量优先的新发展阶段。

  总结:调整期孕育转型机遇

  光伏行业的阶段性调整并非终点而是转折起点。在供需关系重构过程中,企业通过控制产能规模、强化技术壁垒、优化成本结构等举措,正在重塑竞争格局。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下,行业有望摆脱无序扩张困局,在更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实现长期增长目标。未来三年既是挑战期更是战略机遇期,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变量。

延伸阅读

国金证券:光伏产业链景气修复持续进行时(20250331/08:46)

国金证券认为,光伏产业链景气修复持续进行时,玻璃4月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大幅改善,测算头部电池片产能已实现盈利,各地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新政紧锣密鼓制定中;重申4月内板块将迎来对需求侧悲观预期的修正、以及股价对基本面右侧的追赶。

光伏产业链迎价格反弹 机构预估二季度达高峰(20250328/03:55)

近期,光伏行业消息不断。3月以来,硅片价格在分布式需求拉动下上涨,行业库存维持低位;电池片环节因G12R组件排产占比提升,价格连续五周上涨;光伏玻璃受组件开工率提升带动,3月库存天数环比明显下降,价格持续上行。 上海有色网SMM数据显示,分布式TOPCon组件182、210、210R三种型号价格均创下近期新高,达到0.757元/瓦至0.767元/瓦不等。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产业链的涨价,与“抢装潮”有关。1月底、2月初相关部门接连公布光伏发电和新能源电价相关规定,4月30日之前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全额上网,享受较高的补贴电价;而4月30日之后并网的项目,则只能选择自发自用或部分上网模式,无法再进行全额上网销售。从5月31日起,新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通过“多退少补”差价结算稳定收益预期,不再享受国家补贴。为争取原有政策红利,企业纷纷赶在这两个节点前抢装,拉动光伏产品需求激增。 根据集邦咨询最新调查,中国政策刺激光伏产业整体需求,组件供给出现紧张气氛,预期3月和4月的需求将出现小高峰,可能顺势带动第二季度产业链价格上升,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项目将于第二季度达到装机高峰。(证券时报)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光伏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