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救护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传染病防控压力持续增加,专用医疗装备的研发与标准化成为保障公共健康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负压救护车医疗舱技术规范》(ISO/TS 17430:2025)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中迈出重要一步,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作为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移动隔离舱",负压救护车通过定向气流控制和高效过滤系统,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路径。ISO/TS 17430:2025首次明确了医疗舱的核心技术指标,包括密封性、负压值、换气效率、空气流动方向等关键参数,并配套制定试验方法。该标准还特别强调消毒系统的功能要求与过滤装置配置规范,从设计到实操层面构建起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解决了国际上长期缺乏统一技术准则的难题,更为全球救护车制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标准通过量化指标强化了负压环境的安全保障能力:要求医疗舱内维持不低于30Pa的稳定负压值,换气次数达12次/小时以上,并确保空气定向单向排出。同时规定过滤装置须采用H14级高效微粒捕集技术,消毒系统需具备持续净化功能。这些具体参数的设定,使医疗舱在转运高传染性患者时能有效隔离病原体,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显著提升救治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
截至2023年,我国已在汽车领域主导制定发布国际标准20项,在研项目达29项。此次负压救护车技术规范的出台,既体现了我国在特种车辆研发中的技术积累,也彰显了参与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未来相关部门将坚持"国内外同步研究、协同制定"原则,深化与各国的技术交流,推动更多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规则。这种双向互动机制将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
总结:ISO/TS 17430:2025的发布不仅是中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更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的双重驱动,这一成果将有效促进医疗急救装备的质量升级,并为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我国在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中的持续突破,正逐步形成以技术优势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