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证券 内容详情
养老金融市场稳健发展 银行机构尝试新产品体系
 养老金融 2022-06-27 10:12:1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养老金当下管理市场数据达到1000亿以上,2022年个人养老金入市关键政策出炉。尽管个人养老金缴纳上限是每人每年1.2万元,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基础庞大,代销规模仍不容小觑。

  养老金融市场稳健发展

  个人养老金制度配套细节推进紧锣密鼓,其中个人养老金融投资公募基金即将水到渠成,公募基金与养老第三支柱逐步实现交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6月24日,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可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公募基金行业的产品、投资、销售等方面制度性要求,这是4月21日《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印发后首个向公众征求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为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更加明晰的操作路径,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中也被赋予了更大责任和使命,对公募基金与个人养老金的交融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养老金基金市场稳健发展 银行机构尝试新产品体系

  首先,个人养老金融可投资基金范围大,增加公募基金的长期资金来源,资本市场“压舱石”效应将逐步显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拟优先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基金为注重权益资产、能充分发挥“长钱”效应的投资工具,此次成为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急先锋”。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逐步推开,将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纳入更多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长期业绩良好、运作合规稳健、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其他类型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具有较为完善的投研体系和高素质的投研团队,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发挥优势,设计出更多更丰富的稳健增值产品,探索通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合理回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多样的选择。这有利于进一步引入长期资金,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其次,为更好匹配个人养老金,在收益性和稳健性的平衡中,公募基金应坚持长期投资,稳中求进,在安全性和稳健性基础上,兼顾收益性的要求,大力提高投资能力建设,更大限度增加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个人养老金能否引入大量增量资金,突破此前部分养老产品因收益率过低导致的吸引力不足的窘境,发挥权益长期投资优势、提供合理的较高回报将是关键因素。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公募基金行业的长期回报和波动控制比较合理,成为第三支柱养老资金的主要投资类别。《暂行规定》也突出强调和鼓励稳健性和长期性,包括基金投资的稳健长期性和投资者投资的长期性。一方面,鼓励基金管理人进行长期价值投资,要求相关的业绩考核不得短于5年;另一方面,鼓励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需要对于个人养老金融投资业务设立单独的份额类别,且基金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机制安排鼓励长期投资,包括红利再投资、豁免申购限制、豁免申购费等销售费用。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个人养老金的发展,需要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和享受优惠的便捷度,进一步强化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宣传、教育,培养年轻人的养老储备意识。作为资管行业制度、运作、投资等方面最透明、成熟、规范的机构,公募基金需要做好包括人才储备、投资能力建设、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应当也必须为第三支柱养老建设提供专业力量,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和使命。

  银行机构尝试新产品体系

  由于银行在账户开立、产品代销等方面占据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自《意见》发布后,打造养老金融的综合化服务能力,也正在成为银行角逐养老金融服务的战略高地。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银行在完善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业务体系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例如,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实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呈现一个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账本”。记者登录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看到,该行“幸福+”养老账本功能已经面向用户开放,该板块主要向用户展示电子社保卡、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医保电子凭证、养老规划、“幸福+”俱乐部、养老社区几大功能,可全貌展示客户的养老资产状况。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在“幸福+”养老账本功能中还添加了“十分精选”产品专区,向用户提供保险、理财、基金产品的购买服务。

  华夏银行也推出了“华夏颐养”养老金融系列产品,集合了企业服务、个人服务、账户服务、现金结算服务、资金保值增值、撮合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由于个人养老金参与人广泛、资产端投资相对灵活,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都是重大机遇,业务空间广阔,各类型金融机构都获益;其中,银行可能在客户资源、网点及理财运营专业化等方面优势会明显一些。

  2020-2025年中国养老金融行业市场行情动态专项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从存贷款、理财等综合金融业务全方位发展使得银行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服务效率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不过需要关注的是,目前银行在混合型养老金融产品方面还存在一些人才缺失短板、专业性水平还有待提升。事实上,在个人养老金账户推出之前,银行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2021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宣布对“四地四机构”进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今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大至“十地十机构”。6月26日,记者根据数据梳理发现,自2021年12月6日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开始募集以来,养老理财产品已发行27只产品,绝大多数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5.8%-8%左右,运行稳健。

  个人养老金又迎利好政策,相关投资基金鼓励个人长期拥有,同时有助于资本扩大投资市场和提升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资本市场引入稳定的配置资金,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逐步推开,再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从而促进2022年国内资本市场形成缓慢攀升走势格局,未来使养老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以上就是养老金融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延伸阅读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养老金融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