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指微创机器人最近两个月大幅跑赢恒指达100%,主要受益于对人工智能(AI)及机器人概念的热潮,以及收窄亏损的进度,目标可在明年收支平衡。公司近期盈利预告及订单走势提升了市场对其扩张装置基地的信心,尤其是海外。该行将其对公司目标价由8.4港元大幅上调至19.3港元,维持“中性”评级。报告指出,曾在上周的专家会议中讨论包括自动化手术的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内AI技术的最新进展,指自动化手术的发展需要时间,仍需克服技术、伦理和法规方面的挑战;现阶段,AI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操作,例如精确导航、术中影像处理和机器人辅助技术,上述应用已经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患者安全性,但仍然需要外科医生的监控和参与。
中信建投指出,今年下半年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会逐步从demo场景转向交付客户试用,等客户验证后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海外由于人工成本更高昂,将会是物流场景落地的首选。建议关注有望凭借二次开发能力获得超额溢价的整体方案解决商、商业化落地进展领先的本体厂对应的核心供应商。
中金研报称,近年来,具身机器人行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宇树等头部主机厂实现小批量出货、开始意识到线缆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机器人本体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具身机器人线缆行业进入壁垒高、市场潜力足,有望随头部主机厂同步放量,我们建议关注国内线缆厂配套成长机遇。
开源证券指出,智驾逐步开启商业化落地,有关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智驾强势主机厂及高成长和机器人布局的零部件公司有望迎来显著机会。
中信建投研报称,为实现物流分拣作业,泛人形机器人(非完全人形)需要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端到端大模型能力。当前硬件端泛人形机器人已经达到物流场景商业化的门槛,但国产具身模型端距离真正落地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从经济性来看,在2年收回成本的假设下,泛人形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与分拣工人已经持平。今年下半年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会逐步从demo场景转向交付客户试用,等客户验证后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同时海外由于人工成本更高昂,将会是物流场景落地的首选。建议关注有望凭借二次开发能力获得超额溢价的整体方案解决商、商业化落地进展领先的本体厂对应的核心供应商。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为实现物流分拣作业,泛人形机器人(非完全人形)需要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端到端大模型能力。我们认为当前硬件端泛人形机器人已经达到物流场景商业化的门槛,但国产具身模型端距离真正落地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从经济性来看,在2年收回成本的假设下,泛人形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与分拣工人已经持平。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会逐步从demo场景转向交付客户试用,等客户验证后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