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务院当下推广资本巨头对内外两大方向开放政策,香港股票资本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港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国内消费水平目前还未恢复。未来港股市场的风险溢价依然较高,而企业盈利复苏仍较为缓慢。
8月17日,中国香港交易所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香港股票市场营业收入及其他收益为89.37亿港元,同比减少18%;股东应占溢利为48.36亿港元,同比减少27%,拟派每股中期股息每股3.45港元。
尽管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脆弱,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加上市场动荡和疫情不断,2022年上半年的香港股票市场业绩依然彰显出集团业务的韧性和活力。虽然港交所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较去年同期创下的新高有所下跌,但是我们依然坚定聚焦长期业务发展。例如推出全新的SPAC上市制度,ETF纳入互联互通等。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港交所在2022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89.37亿港元,分为六个分部业绩,分别是交易后业务、现货、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商品、科技、公司项目;其中交易后业务的收入及收益为37.44亿港元,现货收入及收益为26.3亿港元,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及收益为16.5亿港元。
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38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所录得的新高纪录下跌27%。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港交所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为46.9亿港元,二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为42.47亿港元,环比下降9%。港交所在半年报中解释称,原因是主要业务收入减少及外部组合录得公平值亏损(2022年一季度亏损1.89亿港元,二季度亏损3.22亿港元)。
预测港交所2022年一季度业绩情况已经触底,第二季度为业绩拐点,第四季度业绩或将恢复正增长;预计由于强劲的交易量增长推动,得益于ADR回归、南向通的包容性以及利率驱动的投资收益等因素推动,港交所2023年的业绩往正向变化。
据2022-2027年中国股票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悉,2022年上半年沪深港通营运顺畅及表现强劲,北向及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为1039亿元、332亿港元。沪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1.85亿港元,其中8.79亿港元来自交易及结算活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是最新一例。7月,经国务院批准,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决定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人民币/5900亿元港币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9400亿元港币。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表示,央行与香港金管局提升60%货币互换规模,并将互换升级为常备安排,有利于巩固港币作为一个独立的国际货币,有利于将香港国际金融体系打造成为一个独立、开放、国际化的中国离岸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中国经济外循环重要金融平台。“香港人民币业务将获得更大的流动性支持,有利于稳定市场、激活成交,更好地支持人民币产品的发展。”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这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更好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稳健发展。
与此同时,央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通告,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的合作。这将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共同发展,有效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取得重要进展。香港与内地已建立起“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香港与内地进一步启动利率市场互联互通的机制,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计价产品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央行表示,香港可发挥好联结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作用,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优化各项金融市场联通机制,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投资者的需求。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此前也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两地在市场、机构、产品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截至2021年10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共1210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近五成(47.45%),股票市值占比超过80%,为内地企业全球配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在2015年至2020年这6年间,香港有4个年份IPO规模全球排名第一。国际投资者持有的A股,约七成通过香港交易。香港在跨境人民币支付中占比接近50%,在离岸人民币存款中占比接近60%,在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中占比超过80%,香港的金融市场枢纽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当下,我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资本市场更好发挥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枢纽作用,这需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继续发挥作用,也为香港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持续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便利全球投资者参与内地市场,这就包括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交易标的和风险管理工具,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完善交易日历安排等。完善境外发行上市监管制度规则,为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香港等境外市场融资提供更加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支持境内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走出去”,利用香港这个重要的平台持续拓展业务范围,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助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发挥。持续增强两地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合作,维护两地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
港股市场避险状况逐渐得到进一步改善,2022下半年香港股票市场取得明显绝对收益。就目前来看,港股已经积累了较强的反弹势能,随着二季度业绩披露来临,市场对公司的预期有望随着业绩期的结束企稳。
以上就是港股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高盛称,将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从750亿美元上调至1100亿美元,以反映境内投资者加大跨境资产投资,H股受益盈利增长、估值和股息率更有吸引力等因素。南向投资者年内已净买入780亿美元的港股,相当于去年全年净流入的75%。购买人工智能科技和高股息股票分别贡献了29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占到今年南向资金流入的约65%。港股市场表现和南向资金流相关性越来越密切,表明南向投资者的定价能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