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农田排灌机械 内容详情
2025年灌溉行业资讯:全国累计灌溉面积超6000万亩 助力粮食稳产增效
 灌溉 2025-03-19 22:34:2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春耕备耕关键期的到来,我国水利系统通过精细化灌溉管理与技术创新,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成效显著。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当前,全国累计灌溉面积已突破6000万亩大关,各地正以科学调度和高效管理推进春灌工作,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效提供坚实支撑。

  一、精准化灌溉调度全面启动,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灌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气温回升,小麦进入返青关键期。山东省菏泽市率先开启春灌模式,通过东明县闫潭引黄闸向沿线280万亩农田供水。当地依托8个引黄灌区布局,投资2.91亿元推进5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23年数据显示,该地区新增恢复灌溉面积达2.3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7.39万亩,节水能力提升至1400万立方米/年。这一成果充分体现了区域化灌溉体系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

  二、智能灌溉技术革新显著,降本增效成效凸显

  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农田中,自走式智能喷灌机器人正成为春灌新主力。该设备通过精准控制喷水量与覆盖范围,将传统人工灌溉的5天周期压缩至1天完成,单亩柴油费用降低至10元。相较于传统方式,此类智能装备不仅节水节能,更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当前全国范围内已有超1200处大中型灌区启动运行,展现出科技赋能农业灌溉的广阔前景。

  三、骨干水网协同发力,筑牢春灌供水安全线

  水利部门依托数字孪生技术体系,科学调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自2月19日以来将出库量从750立方米/秒提升至1350立方米/秒。通过优化大江大河及骨干水工程调度方案,有效保障了灌区供水需求与城乡用水安全。这一系列举措既满足当前春耕灌溉的迫切需要,也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精细化调度、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升级,我国灌溉体系正朝着高效节水、智能管理的方向快速发展。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为2025年粮食稳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在政策支持与科技驱动下,未来灌溉行业的优化提升将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延伸阅读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灌溉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